Common App系统已于8月1日正式开放,标志着2025-2026申请季全面启动。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作为由26,000余名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营利组织,近期在其年度大学博览会上发布了最新招生趋势报告。
根据NACAC最新发布的招生趋势报告,本申请季呈现出多个显著变化:标化要求普遍恢复、早申策略调整、申请系统升级、跨学科项目涌现,这些动向将深刻影响每位申请者的规划路径。
本文基于该会议内容,为您梳理新一轮美本申请的关键变化。
Common App系统已于8月1日正式开放,标志着2025-2026申请季全面启动。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作为由26,000余名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营利组织,近期在其年度大学博览会上发布了最新招生趋势报告。
根据NACAC最新发布的招生趋势报告,本申请季呈现出多个显著变化:标化要求普遍恢复、早申策略调整、申请系统升级、跨学科项目涌现,这些动向将深刻影响每位申请者的规划路径。
本文基于该会议内容,为您梳理新一轮美本申请的关键变化。
申请系统优化,流程更趋人性化
Common App今年进行了多处界面与功能调整,整体体验更加简洁高效。
- 主菜单布局优化,核心进度跟踪功能更为突出;
- 新增“美国居民”选项,ACT成绩填报方式更加灵活;
- 附加信息题目更新,更注重申请者个人背景与挑战的表述;
- 系统新增国际课程成绩的提交入口,进一步扩大对不同教育体系学生的包容性。
这些改进反映出申请平台对多元化背景申请者的支持持续增强。
传送门→ CA更新详细解读
早申窗口重要性持续提升
早申请阶段依然是录取概率最高的通道。
- 早申人数连续多年增长,EA申请量涨幅尤为显著;
- 部分高校调整了早申截止日期,如杜克大学、塔夫茨大学等均延长了提交期限,为学生预留更多准备时间;
- 也有个别学校取消了ED2轮次,而部分公立大学则首次引入早申选项;
- 加州大学系统将申请截止日期统一延后,为更多学生提供申请机会。
传送门:UC扩招政策下的申请攻略
标化政策转折,提交成绩成主流标化
标化考试要求已从“可选”逐渐转向“明确要求”。
- 多所顶尖院校已正式恢复SAT/ACT成绩的强制提交,其中包括多所常春藤盟校以及部分知名理工学院与公立大学;
- 数据显示,上一申请季提交标化成绩的人数显著增加,未提交者的录取率明显偏低;
- 在部分竞争激烈的申请池中,标化成绩已成为区分候选人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送门→ 标化成绩成为“硬通货”了?
学术实力始终是核心评估要素
GPA与课程难度仍是招生评审中的关键指标。
- 多数重点大学将学术成绩列为最重要的录取标准;
- 选修高难度课程(如AP、IB等)并能取得优异成绩的申请者更受青睐;
- 如果学生总体GPA不高,可通过AP或SAT科目考试的高分进行补充证明。
传送门→ 853万份申请背后的真相
个性与背景因素权重上升
高校在录取中越来越注重申请者的个人特质与成长背景。
- 除了学术能力,性格特质、价值观和多元经历成为综合评估的一部分;
- 文书和推荐信需真实体现申请者的个性与潜力,而非堆砌成就;
- 部分学校明确表示将降低文书的公式化表达权重,鼓励更自然、有深度的自我展示。
传送门→ 2026Fall CA文书调整详情
跨学科项目成为新趋势
为适应全球人才需求变化,美国高校陆续推出跨领域学位项目。
- 新增专业多集中于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
- 这类项目注重多学科基础与创新能力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贴合时代发展的学术路径;
- 跨学科项目的涌现也为申请者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与个性化组合的可能。
申请者应当注意:
- 平衡学术实力与个性特质:在保持优秀成绩的同时,注重通过文书和活动列表展现个人特色
- 把握时间节点:提前规划标化考试,充分利用早申机会
- 理性看待排名:将排名作为选校参考之一,而非唯一标
传送门→ 2026U.S.News全美最佳大学排名
成功的申请策略需要长期规划、精准定位与真实表达的有机结合。